四川省政府近日印發的《四川省“十四五”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明確提出,“十四五”時期,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%,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完成14.92萬噸、0.79萬噸、5.95萬噸、2.53萬噸。
攀鋼釩鈦節能減排收獲“綠色財富”
《方案》明確,優化釩鈦資源綜合開發用能結構,支持開展氫冶金先行先試。記者了解到,攀鋼釩鈦為了達到環保標準,采取BOO模式(第三方投資建設、運營、擁有)對脫硫效果不好的燒結煙氣脫硫裝置進行改造。同時,通過工藝技術優化攻關,使新3號燒結機煙氣脫硫裝置外排煙氣二氧化硫濃度穩定低于200毫克/立方米。
攀鋼釩鈦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焦爐的煙塵回收后就是焦粉,裝煤的煙氣回收后就是煤氣,生產化工產品產生的廢氣和污水回收后就是苯、酚、氨等,這些都可以成為可觀的綠色財富。”
資料顯示,攀鋼釩鈦目前具備年經營鈦精礦100萬噸、釩制品4萬噸、鈦白粉23.5萬噸的產能。2022年上半年,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.4億元-11.5億元,同比上升50.72%-66.66%。
《方案》還明確,以鋼鐵、有色金屬、建材、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,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,引導企業實施原料和燃料清潔替代。
四川省新能源產業促進會會長劉錦超就此表示,四川是水電資源大省,技術可開發量1.2億千瓦,居全國第一。全國規劃的13大水電基地有3個在四川,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大有作為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截至2020年底,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8783萬千瓦,占電力總裝機的85.3%,基本確立清潔能源占主導的能源生產結構,但仍存在水庫調節能力不足、豐枯期資源利用不均、電源送出通道稀缺等問題。
眉山甘眉工業園區創建“無廢園區”
《方案》要求以省級以上各類園區為重點,持續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,推進供熱、供電、廢水資源化處理、中水回用、儲能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。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和企業創建“無廢城市”“無廢園區”和“無廢企業”。
記者在采訪中獲悉,眉山市甘眉工業園區近年來創建“無廢園區”取得了明顯成效。2022年4月,生態環境部提出要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該園區位列其中。
《方案》要求探索實施企業能效碳排放績效評價,推動園區內企業能源梯級利用、原料/產品耦合,推進石化、鋼鐵、有色、稀土、裝備、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智能工廠、數字車間、數字礦山和智慧園區改造。
去年以來,四川省首次大規模開展了規上工業企業“畝均論英雄”效益評價活動,全省20個市(州)、137個產業園區的7546戶企業參與了此次評價。結果顯示,畝均營業收入為427.4萬元,人均營業收入為144.4萬元,單位能耗產出營業收入為4.9萬元。
32家川企碳減排獲金融機構支持
《方案》要求加大綠色金融評價力度,引導金融機構向綠色低碳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支持,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。
截至目前,招商銀行成都分行、民生銀行成都分行、中信銀行成都分行、新希望財務公司、綿陽市商業銀行、四川長虹集團財務公司等6家金融機構,為32家企業辦理了碳減排票據貼現業務。
《方案》要求明確加大節能減排財政支持力度,發揮財政資金帶動作用,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節能減排重點工程、重點項目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。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覆蓋范圍。健全綠色金融體系,大力發展綠色信貸、綠色基金、綠色債券、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。加快綠色債券發展,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,將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項目納入政府債券支持范圍。
截至2021年末,四川省綠色貸款余額6807.78億元;全省綠色債券余額386.96億元,當年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62.6億元,同比增長39%。
此外,《方案》要求持續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機制,整合優化現行針對高耗能行業的差別電價、階梯電價、懲罰性電價政策,強化電價政策與節能減排政策協同,擴大實施范圍、加大實施力度。(本報記者 楊成萬)